孩子覺得上學沒意思主要還是因為對學習缺乏興趣,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會下降,開始出現邊學習邊走神的現象。另外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很枯燥的,家長要理解孩子這種情緒,不要上來就否定責備孩子,要想從思維上改變孩子還是需要正確的方式。孩子覺得上學沒意思怎么辦啊?
1、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孩子覺得上學沒意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感受到了過高的壓力,而這個壓力不僅僅來自于學業,更來自于周圍人對他的期望。所以家長要及時降低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而不是一天到晚只會學習。同時適當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帶孩子出去散心,或是參加體育活動等等,緩解孩子緊繃的內心。
2、強化孩子的目標感
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自然就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所以,當家長把讀書這件事強加給他,用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他讀書改變命運時,他們是無法感同身受的。所以家長要注意給孩子的學習做出規劃,定下一些小目標,在孩子完成時多夸獎和鼓勵孩子,讓孩子可以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自驅力。
3、鼓勵孩子尋找自己的興趣點
家長要鼓勵孩子通過探索,自發的找到他的興趣點,而不是從家長、老師的意愿出發。在平時注重注重給孩子提供好的學習體驗,尊重孩子的優勢和天賦。多觀察孩子,喜歡音樂的孩子,就給他大聲歌唱,展示自我的機會;喜歡畫畫的孩子就為之提供自由繪畫的空間;喜歡科學的孩子就多帶他去科技館,多讀科普類書籍,為孩子提供動手和探索的機會等等,基于優勢的興趣是學習自驅力的重要根基。
4、給孩子職業啟蒙
每個人都需要夢想和目標,對孩子進行職業啟蒙,可以幫助孩子在相關領域內建立興趣,開始最初的探索。所以家長要找機會帶著孩子去看見和聽見那些圍繞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職業。通過這些職業,讓孩子更加了解真實的生活,同時也啟發孩子對職業進行思考。而在真實生活中的好奇心和學習經驗,才會讓一個人,一個孩子開始真正的學習。
5、給孩子儀式感
很多孩子來到新環境,或是在假期結束后就變得不想上學,而理由是覺得上學沒意思。這時家長不僅要提前調整孩子的作息,更要給孩子一個隆重的儀式感,讓孩子從心理讓認識到,我該上學了。比如給孩子的生活做出總結,幫助孩子展望新生活,同時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等等,讓養成孩子做計劃和執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