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的
厭學情緒亦疏不宜堵,家長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上學的時候是不是也有過
厭學情緒呢?所以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家長們掌握科學的方法應對就好。二年級的孩子可能還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才能逐漸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主動探索和學習,否則逼著他們去補課,一樣沒有效果。
孩子上學厭學怎么辦?才二年級的孩子
1、以身作則。父母要想讓孩子厭學有所改變得從改變自己開始。如果有孩子在身邊,那就不要用手機,也不要打開電視機,而是要看一些適合自己的書籍,這樣才能影響到自己的孩子,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要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能成為孩子們的榜樣。如果父母成天拿著手機,孩子不可能拿著書,他也想拿著手機玩。
2、培養孩子自控力。很多孩子厭學都是因為缺乏自律,而孩子缺乏自律都是因為家長的引導不力或者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所以家長應該從自己身上來找原因,幫助孩子找回自控力。像作業的話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完成,不能代勞,而且要孩子按時的完成,同時應該多給孩子些鼓勵和表揚,適當的懲罰也要有的。
3、激發學習興趣。孩子沒有激發出學習興趣,所以學習自然就成了孩子最討厭的東西,而無心學習的心理,會讓孩子漸漸的遠離對知識的追求,而最終導致孩子厭學的根源,可以根據孩子平時喜歡的事情來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4、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要認清所有的題目的變化都是源于基礎知識,把學習重點轉移到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上來。
5、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因師生關系緊張而產生厭學情緒的同學不在少數,這些同學平時應多與老師溝通、請教,盡量與老師建立一個平等融洽的關系。
6、要有適當的學習目標。家長那個要給厭學的孩子定一個適當的學習目標,剛開始目標不要過高,過高的目標容易使自己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當然,目標太低則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所以,確立學習目標必須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定。
二年級孩子厭學的原因
一、過重的學業負擔產生心理疲勞
這是現在孩子最普遍的一個現象,很多家長在學齡前,就開始讓孩子過早的學習文化知識,嚴格的監督孩子學習做作業,除此之外,各類學習資料、培訓班、興趣班等等,讓孩子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這種壓力壓得孩子根本喘不過氣來,自然很容易產生心理疲勞。
這種情況的家長,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要懂得,兒童的天性就是玩耍,如果過分壓制,反而會起到反作用,父母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天性,通過寓教于樂來培養他們的思想和知識。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比如數學思維的鍛煉,一般在積木、數獨、掃雷等游戲中就可以得到鍛煉了。
二、缺乏學習信心
學習自卑是很多學生的常見問題,他們曾經嘗試過,但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從而喪失了主動性和自信,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天資和智商,不適合學習;也有很多人,他們曾經做過一些嘗試,但他們并沒有得到老師和父母的認同,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自信心和上進心也受到了影響。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分析出錯事情的過程,找到孩子的閃光點,鼓勵孩子,并引導孩子給自己定下一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實現了后,多多夸贊孩子,幫助一點點的重拾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