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么年齡的孩子
厭學都是有原因的,小學三年級正是打基礎的時候,但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和早課,壓力太大,時間太緊,會讓孩子失去童真,性格扭曲產生
厭學心理。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家長可以尋找自家孩子厭學的原因,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來判斷。那家長怎么應對呢?我在此提供以下幾個方法。
三年級孩子厭學癥的最佳治療方法
1、幫助孩子找到明確的學習目標。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找到明確的學習目標,孩子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沒有動力,沒有動力做事情就沒有效率。家長要幫助孩子產生目標,進而形成動力,做事情才會有效率,才能讓孩子真正地主動學習。
2、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事,直到發現興趣所在。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后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一路嘗試他們也會一直在學習,一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就會加速前進。
3、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的快樂。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家長要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自己也形成了主動體會學習快樂的思維模式,那么他學習上的進步,就會不斷地凸現出來。
4、走出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家長要從多方面、多渠道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變成更有情趣、豐富多彩的過程。如有意帶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旅游,引起他認識事物、研究事物的興趣,讓他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熱愛,渴望獲得知識。
三年級孩子厭學的原因:
1、學校教育
如果學校中的學業負擔過重,在考試時屢屢受挫或者老師單調枯燥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等,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2、自我否認
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挫或者自我信心不夠,經常否決自己,特別是在
成績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時,會過度
焦慮從而產生學習沒有用,怎樣學習都達不到目標的心理,也就會出現厭學情緒。
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也會導致孩子在突然間出現厭倦情緒,如
家庭教育方式過于嚴厲、父母期待過高、使孩子經常感覺處于過于壓迫的環境當中,厭學情緒也就會逐漸出現。
厭學心理在學生中已經越來越常見了,家長在關注孩子的學習行為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孩子共同成長,以上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