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有對學業厭煩的時候,當孩子不愿意學習產生退縮、逃避的念頭時,家長應該盡可能選擇鼓勵、認可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只看到孩子的錯誤和不足,以打壓的方式逼迫孩子學習。三年級的兒童,他們的心理發育還不成熟,他們很難了解到學習的意義,如果家長不能加以引導很容易出現不愿思考,對學習倦怠的現象。
三年級孩子不愿意學怎么辦?
1.家長可以通過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了解原因
讓他放松下來,再去溝通,循序漸進地問問題,看看他是跟班里的某位同學相處不和諧,還是對某一位老師有點小意見,還是學習壓力大,某一科目的學習出現了困難;又或者有沒有身體上的不適,又或者他有些格外感興趣的事情只能在校外完成……
2.幫助孩子調整狀態
有的孩子不愿意學習,可能是沒有信心,也可能是不知道學習方法,需要大人幫助調整。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搶漢字”的游戲,孩子說出某一個字,我們一起搶這張字卡,難度降低了,孩子玩得也盡興,關鍵對漢字的辨認也精準了很多。
3.父母調整日常的教育和陪伴方式
這時候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輔導功課,更重要的是對于學習態度、價值觀、人生規劃,逐漸形成初步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只靠分數來衡量孩子,更要從良好的品行、孩子的特長、親子關系等方面認可和欣賞給孩子,給他們戰勝困難的信心。
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過度
焦慮不愿意去上學,建議家長不要回應她的焦慮,要淡化它。不要覺得她不去上學天就塌下來了。老師也不要對她有求必應,這反而會加重她的思想負擔。也就是說,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焦慮要潑冷水,而不是加點油,同時有意識地轉移焦點,把她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去。
學無止境,三年級還處于孩子學習的初始階段,家長不能松懈,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積極主動地與老師溝通,幫助他們度過學習和思想上的各種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