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家庭的靈魂,她的人生態度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在一期TED演講里,臺灣大學心理學教授洪蘭說:“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背后往往有一個愛讀書的母親;孩子溫順謙恭,背后通常有一個通情達理的母親;孩子善良勇敢,背后就有一個樂觀向上的母親。
這些孩子長大后不一定多么優秀,但會有一個幸福的人生!
而有些孩子性格孤僻、做事拖沓,媽媽們責備孩子陋習太多,卻沒有反省自己。其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問題的根源很可能就在媽媽身上。
以下3種性格的媽媽,一定要格外注意:
01
不懂得控制自己情緒的媽媽
還記得那個“武漢一男生被母親扇打后跳樓墜亡”事件嗎?
視頻里的這個孩子才14歲,在花一樣的年紀卻選擇了輕生。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孩子在學校和同學打撲克,老師把孩子的家長叫到了學校“教育”了一番,他的媽媽在很生氣的狀態下就扇了男孩2個耳光。
孩子縱身一躍,沒有半點猶豫。
簡單幾分鐘的監控視頻,讓人觸目驚心。
鏡頭里有一段看得人直心酸,男孩獨自站在走廊里站立的兩分鐘。
我們無法想象,對他那極其漫長的二分鐘里究竟飽受著多大的痛苦。
或許也是這位網友口中說的真相不為人知,但經歷卻如此相同。
但不管怎樣,悲劇都已發生,無法挽回。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
“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不安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松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情緒是有傳遞性的,一旦母親的情緒激動,孩子也會變得不安。
長此以往,孩子只會學著母親的脾氣,和母親有著驚人的相似。
母親的性格時刻影響著孩子,
不要做一個“陰晴不定”的母親,試著用愛去包圍孩子,這樣才能養出身體和心靈都健全的孩子。
02
容易急躁、總是催促孩子
記得有位作家曾在書中這樣寫道: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5歲的手指。
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原本,媽媽們也想陪著孩子慢慢長大。可是,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群體心理,加劇了她們內心的
焦慮。
媽媽似乎每天都在不停地催著孩子做著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很多媽媽還邊催孩子邊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磨蹭啊?”
其實孩子也想快,可就是快不起來。
我們年幼的孩子,往往神經、肌肉發育不成熟,身體的協調性比較差,大腦和手腳的配合不是那么靈活。
所以他們在完成一些精細動作時會比較吃力,在穿衣服、系扣子、用筷子、握筆時會顯得“磨蹭”“拖拉”。
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時候,如果父母再催促、責罵,孩子一著急反而更加手忙腳亂,什么都做不好。
經常被父母催促來催促去,孩子會質疑自己的生活節奏,認為是自己出了問題。
要么逐漸認同父母而變成一個同樣
焦慮的人,要么以一種極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這種被動拖沓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憤怒。
請媽媽們耐心陪伴孩子
孩子只有在自己最舒服的節奏下,才能不斷練習、慢慢成長。養孩子,本來就是個細活兒,你越急,問題越多。一定要耐著性子。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這樣,他就可以知道,每天媽媽起床后他也應該起床了,吃過午飯后就應該午睡……這樣就會加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和孩子一起制定任務計劃
比如:這個星期要看完從圖書館借的一本童話書,任務制定完了之后,大人要準時完成,并且和孩子積極討論,得到孩子的反饋。這樣,孩子自然會效仿大人,以大人的行為準則為榜樣。
03
控制欲強的媽媽
母親越強勢,對家庭毀滅性越大
母親對于孩子,對于家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個強勢的母親對于家庭來說卻是毀滅性的,這是為什么呢?
媽媽越強勢,兒子會越懦弱,女兒顯霸道
家庭里媽媽過于強勢,不僅爸爸受到壓制,對孩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利,甚至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媽媽越強勢,培養出的孩子不僅不會像她一樣堅強,反倒越懦弱。
強勢母親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母親。
強勢母親四大慣常行為:
①必須要聽母親的,凡事母親說了算。
②嚴密監視小孩的一舉一動,對其行蹤和行為了如指掌。
③孩子的一切活動得向她匯報,必要時行為前還需得到許可。
④對小孩的生活盲目指點,橫加干涉,無端操縱其公、私生活。
強行控制和綁架的關系,只會讓母子/母女關系走向狹隘逼仄的極端。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
“一切都讓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所給與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真正愛孩子的母親,不會親情綁架,不會極端的控制孩子。
在孩子的心中,一個優秀的母親是和自己一起努力的伙伴,是一起分享的朋友,是堅實的后盾....
希望各位母親們記住:愛不是單方面的犧牲和控制,而是共同成長。
教育是一場修行,它值得我們每個人在這條路上不停地探索、成長。
人無完人,也許你不是一個完美的媽媽,但是最起碼要做一個合格的媽媽。
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媽媽,為了自己和孩子,從點滴做起,從避免成為這三種媽媽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