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一茬果實
孩子的成長過程有兩個最敏感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4—6歲,在這兩三年里,孩子從家庭感受到了生存中最基本的要素,并對性別及環境有了最初的認知,這一切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據,也是人際關系的基石。
第二個階段就是青春期,它是在第一個階段的基礎上發生的,換言之,它的質量基本取決于第一階段。
比如一個女孩子在小學前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那么步入青春期時,她就有可能
早戀、
厭學、與老師作對......
一個男孩子也有可能因童年階段與父母的不良關系,而在青春期發生一些反?,F象,比如網癮、打架、
早戀或逃學等。
童年是種子,青春期結出第一茬果實,雖然青黃不接,青澀脆弱,卻也實在地掛滿枝頭,呼朋引伴。
青春期是孩子留給父母的最后機會
但并不是說這個階段就該無所作為,事實上,青春期之重要,甚至要超過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
原因有二:
第一,它是成家立業的前奏;第二,它是孩子留給家長的最后機會。
什么機會?
調整和教育的機會。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在童年階段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愛,并因此而表現不良,那么父母就要在孩子的青春期給予彌補和引導。
如果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性格漏洞仍未得到修補,那么他/她的一生將很難與幸福、健康、快樂結緣。
每個青少年都需要的8句話
《科學》雜志最近一項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都要說16215個詞語。不知道這么多詞語中有沒有包括以下這關鍵的8句話呢?
不論什么年齡、什么階段的青少年,都非常需要聽到這8句話。
1.我愛你。
這句話特別重要,如果孩子不能從你這里聽到這句話,我真的無法想象他要從哪里去聽。
2.我為你驕傲。
成就在很多時候都是非常主觀的,取決于你是否滿意,多把掌聲送給孩子的努力吧,不管他們是否取得你想要的成就。
不要讓孩子一輩子都在為無法讓你滿意而感到痛苦。
3.對不起。
孩子一輩子都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而父母一輩子都在等孩子說句謝謝你。
但是你要知道,你是成年人,成年人首先要有擔當。不要推卸責任,說什么“對不起,但是......”,對不起就是對不起。
要先給孩子做示范,當犯了錯誤,作為成年人是如何道歉的。
孩子從我們的行為中會學到很多東西,但是從我們的品質中學到的更多。
4.我原諒你。
青少年會犯很多錯,所以他們才是青少年啊。
只有知道能得到父母的原諒,他們才會主動承認錯誤、向你求助,而不必整天撒謊,等到事態無法控制你才能知道他們到底干了什么。
明白犯錯不要緊,還有改正的機會,青少年早晚能學會怎么去做正確的事。
5.我在聽。
你要知道,一個15歲的孩子你是控制不了的,你只能靠影響。
你怎么影響他?
講大道理?
不如先傾聽和提問,了解他到底怎么想的,然后再根據他的想法順勢引導。而且,你也需要讓他開始獨立思考了。
6.這是你的責任。
不要再幫孩子處理他能解決的問題了。
我們要像教練,賽前讓他們做好準備,比賽時幫他加油,然后和他一起分析哪里做得好,哪里做不好。
再有想上場的沖動,憋著?。。?/div>
7.你能行。
在他準備揚帆起航的時候,父母的信任就是他們敢于去面對整個世界的定心丸,你永遠不知道,在你鼓勵下他能走多遠,飛多高。
8.不行。
大多數時候你都要告訴孩子行,鼓勵他去體驗,但是,身為父母,最有愛心的一句話也許不是“行”,而是“不行”。
對錯誤的否定,就是對正確的肯定。
你要狠下心來在關鍵時候說出那個“不行”,不能怕他恨上你而放棄原則??傆幸惶焖麜靼?,能說出不行的父母,才是真的愛他。
如果你愛自己的孩子,就請抓住青春期最后的機會好好地愛他們,人生是個單程旅行,沒有回頭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