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高清a**址_最近在线中文字幕_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麻豆_日韩av一二三

當前位置:

主頁 > 百科知識 >

批評孩子時,謹記“二八定律”

2022-12-31 15:59

已有條回答

心自由教育

2022-12-31 回答了個家庭教育問題
  生活中,一些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往往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會說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孩子聽到之后,容易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而另外一些父母在批評孩子后,孩子反而會更加懂事,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
 
  兩種父母,同樣都是批評孩子,怎么差別會這么大呢?
 
  追根究底,是父母不同的批評方式,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走向。
 
  1
 
  前不久,江西16歲男孩李正宇失聯,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
 
  11月11日,李正宇因為在學校表現不好被學校開除。
 
  媽媽在接他回家的路上沒忍住,批評了他幾句。
 
  李正宇的心情本來就不好,媽媽卻仍在他的心里澆冷水。
 
  憤怒之下,李正宇加快了腳步,在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把媽媽甩掉了。
 
  之后,再也沒有了蹤影。
 
  直到9天后,有人在李正宇原來就讀的初中發現了他。
 
  原來這些天,他一直藏在籃球場的儲物間,餓了就趁沒人的時候溜進各個教室,找點小零食。
 
  難以想象,李正宇到底是有多絕望,才寧愿一個人待在這樣又冷又臟亂的環境里,也不愿回家。
 
  更讓人震驚的是,再次見到媽媽時,他一把推開了對方,扔下一句“我不想和你說話”之后,再也不理媽媽。
 
  不過是批評了孩子幾句,孩子怎就如此決絕?
 
  其實,教育孩子的時候,說的人和聽的人,心理基礎是不一樣的。
 
  父母責備、批評孩子時,心理基礎是:你是我的孩子,不管我怎么罵你,都是為了你好。
 
  潛意識里,我們覺得這是愛的表達。
 
  可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當父母的批評充滿打擊、否定、人格攻擊,就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反而會破罐子破摔,不聽父母的管教,任由不良行為持續。
 
  2
 
  心理學家錢志亮說過:
 
  “當孩子犯錯了,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責孩子、教訓孩子,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用更智慧的方法引導他自我反思,喚醒孩子內在的自省能力。”
 
  批評的內核,應該是引導和鼓勵,是讓孩子“抬頭”而不是“低頭”。
 
  國學大師梁漱溟一生波瀾壯闊,成績斐然,在他的自述中,其父梁濟對他的影響極大。
 
  他9歲的時候,辛苦積攢的一串銅錢忽然不見了,他到處找不到,大聲哭鬧了很久。
 
  第二天,父親無意在庭院里的一棵桃樹上發現了那串銅錢,知道是兒子貪玩遺落在了這里。
 
  但他卻沒有責備兒子,而是寫了張紙條給兒子:“有個小孩自己把錢掛在樹上,卻到處尋找,吵鬧不休,真是毫無道理。”
 
  梁漱溟拿著紙條,果真找到了自己遺忘的銅錢,頓時不好意思起來。
 
  一直以來,不管梁漱溟犯下什么錯,父親從不疾言厲色訓斥他,而是采用提醒、暗示等方法,啟發他思考、自我反省。
 
  父親這種批評教育,很好地培養了梁漱溟的自省意識。
 
  孩子的改變,是需要力量的。
 
  家長堅定的態度和溫和的話語,就是孩子改變的力量源泉。
 
  3
 
  在美國教育界,將批評定義為constructivefeedback,翻譯過來就是“有建設性的反饋”。
 
  也就是說,批評是一種反饋,是對孩子行為、表現的回應。
 
  父母想要孩子意識到問題,并及時改正,不妨采用這“二八定律”:
 
  1.兩分道理,八分共情
 
  教育家賈榮韜分享過一個經歷。
 
  他的兒子騎自行車撞了一個小孩,雖然只是皮外傷,沒有大礙,卻花去上千元的檢查費和醫藥費。
 
  兒子出于害怕,不敢回家。
 
  賈容韜沒有著急批評,也沒有講大道理,而是先共情兒子:
 
  “我特別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其實你不必太責怪自己,誰能不犯一點兒錯呢?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誰會無端給家里添麻煩呢?”
 
  然后,他還幫兒子修好了自行車。
 
  見父親如此理解和接納自己,兒子開始反思自己的錯誤:“我要是騎慢點就能繞過孩子,也就能避免這次事故。”
 
  賈容韜這才開始輸出自己的道理,告訴兒子各種交通安全知識,這次,兒子聽得十分認真。
 
  激烈尖銳,解決不了問題,和風細雨,才能把話說進孩子心里去。
 
  2.兩分批評,八分肯定
 
  一個小女孩,因為心思都花穿著打扮上了,導致學習常常不在狀態,媽媽看了很焦慮
 
  一天,媽媽見女兒又花了半小時在打扮上,便對她說:“每天美美的去上學,上課的心情都變好了呢。”
 
  女兒聽了很高興,媽媽又接著說:“要是每天你的作業也能完成的美美的,那就更好了,媽媽相信這也難不倒你的對吧?”
 
  女兒爽快地答應了,從那天起,女兒在學習上明顯用功了。
 
  這位媽媽用的方法就是心理學上的“三明治效應”:
 
  先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然后提出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最后給予信任、支持和幫助。
 
  4
 
  有句話說的好:為人父母,其實是一場修行,養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犯錯誤、表現不盡人意的時候。
 
  我們要做的,不是用各種嚴厲的語言逼著孩子認錯,而是讓孩子學會思考。
 
  我們要解決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的問題。
 
  讓孩子主動自發的改變,比家長說再多大道理都來得徹底、有效。

家庭教育百科

專注青少年家庭教育

上千名家庭教育導師1對1在線指導

Copyright ? 2015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百科 版權所有豫ICP備202101611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磴口县| 安龙县| 绩溪县| 紫金县| 栖霞市| 家居| 平顺县| 紫阳县| 婺源县| 青龙| 大竹县| 五台县| 怀仁县| 澳门| 家居| 葵青区| 洛浦县| 衡南县| 武威市| 淳安县| 长汀县| 南涧| 尖扎县| 玉溪市| 静宁县| 茌平县| 都江堰市| 泰来县| 合川市| 龙山县| 苗栗县| 龙江县| 剑阁县| 惠水县| 兰考县| 宿迁市| 万年县| 阳信县| 县级市|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