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厭學現象很普遍,但仍有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應對。常常不考慮孩子意愿強行讓孩子去學習,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樣不但解決不了
厭學問題,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學習。這些家長可能不懂得如何科學地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知道家長的教育方式對對學齡期乃至成人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應該找出正確的教育方式去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
四年級小學生厭學怎么辦?
1、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學習上花了大量的心思,但是,容易讓孩子產生誤解:他是在為父母而學習。
父母越是逼著孩子去認真學習,越可能給孩子創造了拒絕學習、反駁父母的機會。
2、鼓勵孩子自我激勵
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學業上的失敗。首先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句激勵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
如果孩子因為怕學習失敗而產生恐懼,重要的是告訴孩子采取什么樣的行動來消除這種情緒。
3、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別人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
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
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
4、指導孩子學習方法
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書,如何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料等。
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會選擇重要的內容,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在每周給孩子兩篇長文章,讓他把長文章縮寫成短文章,縮寫的過程既體現了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又能體現孩子的創造性。
父母的正確引導對孩子的學習、成長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如果引導得當,孩子就能在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幾個方法,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