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心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障礙,也是一種困擾。兒童在學習過程中,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產生疑慮,從而失去自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
成績都會有所下降。這時候家長不是責怪孩子,而是安慰孩子,否則只會讓孩子更加不愛上學。這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和孩子溝通解決,并及時地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怎么給不愛上學的孩子做心理輔導?
1、理解為先,正話反說,讓孩子產生不上學的內疚感。如果你的父母發現你的孩子不想上學,你也別生氣,你要明白,這么做很有可能會讓他對你產生厭惡,從而徹底擺爛。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要了解孩子的情緒,用溫柔的語言交流,讓他們覺得,父母真的很愛自己,真的很在乎自己,真的很在乎自己,如果自己不能上學,真的很抱歉。當孩子有了心理愧疚的時候,父母會給他一些鼓勵,讓他自己決定要去學校。
2、及時和老師了解情況,解除孩子對學習的畏難情緒。身為家長,如果你想真正了解孩子,不能光靠在家里下功夫,還必須要做好家校溝通工作。與學生的各個科目的教師溝通是一項例行工作,只有通過了解他們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才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此外,每次開完家長會,無論孩子的
成績怎么樣,都要花上兩三天的時間來與他們交流。
3、降低孩子在家的生活優越感,讓其明白不上學的日子更難過。很多不愿意去上學的孩子,常有不愿意吃苦的現象,原因本身不復雜,就是孩子不愿意動手書寫答題,不愿意動腦筋思考,不愿意背記東西。越是養尊處優慣了的孩子,越容易懶惰成性。基于此,家長需要引起格外重視,你需要在家里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孩子從生活獨立技能學起做起,凡是屬于孩子自己獨立做的事,教會后一定要交給孩子自己去做,絕不能包辦代替,否則,孩子會養成懶惰的壞習慣,不推不動,有時會誤以為該他的事是你的事。
4、如果孩子因為被欺凌而不愿意去上學,家長需要及時出手解決。孩子被欺負要家長加以重視,因為你如果不出手相助,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孤獨無助。對這些孩子來說,告訴父母自己被人欺負了,并不能真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反而會讓他們受到更多的傷害,所以還是逃避比較輕松。當他有過一次逃學的經歷后,慢慢就會發現在家里最安全,反而會膽子越來越大,更不愿意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