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生命,價值幾何?
這當然很難用數字衡量。
可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貴州畢節10歲的小女孩跳樓事件,卻看得人如鯁在喉。
小女孩姓張,還是一名小學生。
11月7日,學校附近的文具店丟失了文具,在查看監控視頻后,店主懷疑是女孩所為。
于是,在11月9日這天,女孩去店里買文具時,店主扣了她的作業本和筆袋。
當時店里還有其他人購物,店主一直在忙,雙方沒能解開這個心結,女孩就自行離開了。
11月10日,店主在不知道小女孩具體信息的情況下,將她的作業本公示在了商店門口。
并在封面寫上:重金懸賞,緊急尋人。
或許是這樣大張旗鼓的“懸賞”和“曝光”,讓小女孩在學校抬不起頭,情緒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女孩離開家,坐電梯到頂樓后墜樓。兩個多小時后,她被小區的人發現。
令人痛惜的是,警方和120趕到的時候,女孩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
一條10歲的生命,就此隕落。
這個新聞,讓我感覺自己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據網友爆料,文具店丟失的東西,價值3.6元。
就為這一點錢,釀成一出慘劇,實在讓人悲憤不已。
想起了網上那句評價:她的一生,只值3塊6。
女孩有沒有偷拿店主的東西,成了一個羅生門事件,誰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有沒有拿東西,一個成人是否可以為了3塊6去傷害一個孩子的自尊?
先不說懷疑是否屬實,但這樣的公開處刑,無疑是把一個女孩推向了死亡邊緣,讓她“社會性死亡”。
永遠不要高估孩子的承受能力。
也永遠不要質疑一個孩子維護自尊的決心。
作為一位媽媽,我更想說,如果有一天,就算我的孩子犯了錯,請無論如何也不要將她逼向絕路。
畢節小女孩離世后,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
很多人說起自己曾經被冤枉的經歷。
有人說:在小賣部買橡皮擦,被冤枉偷東西,店主當眾打了他一巴掌,一路哭著回去。
有人說:被冤枉成小偷,雖然誤會澄清,但十幾年之后想起那件事還是很難受。
還有人說:自己的東西被撿到,老師不信,非讓她拿出證據,弄得人盡皆知,直到家長出面才解除懷疑。
哪怕最后誤會被解開,那些事例也給孩子留下難以磨滅的傷害。
多年之后再度想起,依然是難以釋懷。
看過這樣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一位事業有成的男士在婚宴上,認出了自己的老師。
他上前打招呼,可老師卻沒能認出他。
男士說起了上學時候的經歷。
他在上學時,曾偷拿過同學的手表。
當時,老師在班上詢問,同學們放大眼睛去觀察班上每個人。
他能夠想象,如果主動站出來,將來會面對怎樣的冷嘲熱諷。
見沒人承認,老師想了一個辦法。
讓所有同學面向墻壁站著,用紅領巾蒙住眼睛。
老師挨個搜查口袋。
男士說:當您從我口袋里搜出手表時,我想,完了完了,老師一定會嚴厲批評我,從此我在班上肯定抬不起頭,被嘲笑,被唾棄,我的人生會留下不可磨滅的恥辱。
可事情并不像他想的那樣。
老師把手表物歸原主后,就讓同學們回座位上課,沒人知道是誰拿的。
直到畢業,他再沒提起過手表的事。
男士說:老師,您現在記得我了嗎?
老師笑著說:我知道這個事,但我也不知道是誰拿的,因為我自己也蒙住了眼睛。
他很好地保護了一個孩子的自尊,這就是真正的老師,這也是教育的本質。
生命是有厚度的,也是有容錯空間的,孩子正是價值觀劇烈形成的時候。
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和鼓勵,而不是摧毀。
不要用一個錯誤去懲罰另外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