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
父母往上畫花,孩子一生綻放精彩;父母往上潑墨,孩子一生灰暗不順。
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造的。
母親如水,給孩子以溫暖和安慰;父親如山,給孩子以教育和引導。
母親好脾氣,父親大格局,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1
母親情緒要松弛
作家寧十一曾經提出過一個名詞叫“氣象臺母親”。
意思是說一個母親情緒不夠穩定,就像天氣一樣多變。
母親的情緒決定了孩子的安全感,情緒波動大,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災難。
作家張愛玲的母親就是這樣一個人。
平日里對張愛玲的教育不惜血本,請最好的老師、上最好的學校。
對張愛玲的學業生活都很照顧。
但是她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動輒就沖女兒發脾氣,達不到她的要求,就對張愛玲大聲斥責。
這樣的母親讓張愛玲心生厭惡,逐漸由愛生恨,最終和她分道揚鑣。
后來張愛玲成家,她害怕自己與孩子的關系會延續自己與母親的關系,一直不敢生孩子,直到自己孤零零在公寓去世。
心理學上講:人的情緒就像是弦,有緊張和松弛兩極。
一個情緒松弛的母親,是家庭情緒氛圍的減壓閥,可免孩子心靈受傷。
2
父親“不講道理”,指引孩子方向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父親的理性思維突出,總是喜歡“以理服人”。
這很容易讓孩子變得厭煩叛逆,離自己越來越遠。
在孩子的眼里,道理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尊重和理解。
教育不能只是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
為了讓孩子愛上學習,他和妻子晚上一起讀書,以身作則,帶動孩子學習;
為了讓孩子開闊眼界,他帶著孩子走遍了大江南北,讓孩子去見識,去感受;
孩子遇到困難、挫折,他總是貼心安慰,給出建議,始終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金惟純說:親密關系一直是我人生的大功課,其中一個過不去的關卡,就是太愛講道理了。
總是抓著道理不放,最后“贏了理,輸了人”。
學會尊重溝通,學會身體力行,學會愛與理解,永遠比講道理重要。
3
一個家庭
幸福和力量的根源
母親情緒松弛,父親懂得指引,才能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內心堅強而有力量。
楊絳的母親唐須嫈,待人溫和。
從小到大,楊絳沒聽到父母吵過一次架。
父親對待楊絳更是呵護有加。
楊絳小時候讀書一般,
成績不是很好,他也不責怪,鼓勵楊絳說:“不要緊,到時候自然就懂了。”
平時從不給孩子說教,遇到事情總是耐心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自己去辨別是非對錯。
楊絳畢業的時候,收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邀請。
但是她更想去清華大學讀文學,和父親溝通之后,父親無條件支持她,最終圓了她的清華夢。
父母平時無話不談,宛如老友一般。
被愛包圍的童年是楊絳一生最大的底氣。
后來楊絳一生飽經戰亂離愁,但是她始終積極樂觀,熬過了那些暗黑的歲月,留下了幾百萬字的著作,成為中國有名的女先生。
楊絳說:“在這樣一個和睦自由、民主開明的家庭中,是我最大的幸運。”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孩子的一生是父母決定的,父母就是家庭最好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