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合格/優秀的家長,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有一個有“問題”的家長。
小學低年級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起始階段,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01
確保孩子早餐要吃好
Eatbreakfastlikeaking,eatlunchlikethepoor,andeatdinnerlikeabeggar.孩子如果不吃早餐,往往在第二節課后表現得無精打采,或焦躁不安。因為饑餓,中午又常常暴飲暴食。因此孩子早餐一定要吃飽,還要吃好!
02
保證孩子每日飲水量
活潑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保證孩子的飲水量,直接關系到健康。家長要提醒孩子上學時帶上水壺,保證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各飲一杯水。
圖片
03
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孩子在學校是以集體活動為主,上課、下課、休息等均有統一安排。但在家卻不同,如果缺少時間觀念,就會影響學習效率。所以家長要了解學校的時間安排,及時督促孩子上學或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讓孩子逐漸樹立時間觀念。
04
不要攀比穿衣打扮
穿戴以簡便、干凈、得體為原則,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復雜的穿戴會給他們造成負擔。同時,家長之間絕不要互相攀比,比品牌、比價格只會在無形中增加孩子的虛榮心理。
05
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
充足的睡眠不論對成年人還是小孩子,都是至關重要的,小學生每天睡眠建議在8-10個小時左右,所以家長應在晚上22:00以前安排孩子入睡。只有具備了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學習。
06
讓孩子有選擇的看電視
沒有節制地看電視、因為怕影響學習而不讓看電視,這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明智的做法是有選擇地看電視,比如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他們收看少兒節目,動畫節目以及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對于增長他們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都是大有好處的。不過,每次收看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影響視力。
07
閱讀幾本名著課外書
給孩子找幾本經典的名著去閱讀。對名著的閱讀,最好是從小學起。如果拖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閱讀的效果就不怎么明顯了。
08
孩子生病一定要先看病
學生由于年齡尚小,抵抗力還很弱,加上上學的環境、飲食等都發生了變化,所以常常會出現一些身體不適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絕不應輕視,一定要先看病,需要休息的應該遵從醫囑適當休息,不要因為怕耽誤功課而忽視病情。
09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上學后,意味著他將在很多事情上做到獨立,比如按時上下學、上課、寫作業、參與課外活動等,在這些事情上,家長可以協助孩子,切記不要代替。
常見有的家長替孩子整理書包,替孩子背書包,甚至給孩子喂早飯等,這些都是非常不利的。請父母不要過分的溺愛,真正的愛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僅是在學習上,更是在生活上,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無害的。
10
鼓勵孩子和老師多溝通
很普遍的一個現象,很多低年級的小學生多數不敢和老師交流。家長要鼓勵孩子敢于和老師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上課困惑的地方要及時告訴老師,同時還要告訴孩子尊重老師的勞動,服從老師的安排,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11
不要把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時間表,他們最終都會學會的。‘快’并不總是代表‘更好’,‘更多’也不見得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12
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最近北京某幼兒園虐童事件,以及層出不窮的打罵學生事件被頻頻曝光,尤其是涉及性虐兒童的事件遭到高度關注...家長要教會孩子分辨壞人的能力,更要教會孩子有對壞人大膽說“不”的勇氣!(此外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