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女兒,媽媽思慮再三,決定給你寫這封信。
上周,班主任說你跟著同學在晚自習時偷溜到網吧玩游戲。
媽媽又氣又急,跟你好說歹說,你卻不以為然,勸你多跟住在隔壁的尖子生曉玲接觸,想讓你跟著她多學習、多閱讀,你卻說她死板,只知道讀書,一點意思都沒有。
媽媽當時氣急了,和你大吵了一架。
現在靜下心來,我想用你所學書中的一句話勸誡你: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今天我想和你說說,媽媽為什么一定要你向優秀的人靠近。
還記得前幾天,你關注過的清華女神顏寧嗎?
她30歲就成為“清華最年輕博導”,37歲就攻克了世界50年的不解難題,繼而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
其實你不知道的是,顏寧也有一位同樣很牛的閨蜜,叫李一諾。
李一諾曾當選2016年“全球青年領袖”,入選《財富》2020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榜。
當年,她們同時考進清華生物科技與技術系,入住同一幢樓。
彼此沒有交集的她們,在大一期末結束后,都因為高數考砸而選擇暑假留在學校補課,意外相遇后,她們開始靠攏、交心。
顏寧是老師眼中淘氣的不靠譜學生,李一諾卻是全面發展的“學霸”。
但在李一諾的影響下,顏寧逐漸奮發起來,學習目標也清晰了:
李一諾用功,顏寧就跟著成了每天泡自習室,最晚回宿舍的那個人;
李一諾聯系上當地的諾德中國研發總部做畢設,她也一路追隨,交出一份亮眼的本科CV。
顏寧曾說:“我本來是個特別沒有計劃的人,覺得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所以我很少計劃。”
幸好她遇到了李一諾。
女兒,你看,結交良友,就是在經營自己。
古語有云,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你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怎樣的人生。
在談及自己的成功時,顏寧曾這樣說:
“她(李一諾)是我大學生活里的主心骨,我只是跟著她的方向一直跑,然后跑到了今天。”
清華本科畢業后,她們一個去了加州大學,一個去了普林斯頓大學。
在美國雙雙拿到博士學位后,顏寧繼續在科研上深耕,先后在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在生物領域攻克一道道難題。
而李一諾則跨界去了麥肯錫工作,僅用6年時間,就從底層小員工晉升為麥肯錫全球合伙人,而后成為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
這20年來,她們的人生軌跡雖不同,但卻一直彼此相扶,相互滋養,在各自的領域里勇攀高峰,發光發亮。
女兒,這就是一個優秀朋友帶來的正能量,他可以時刻托你上進,引你前行。
你靠近什么樣的人,決定著你是會走上坡路還是下坡路。
女兒,學會篩選朋友,為自己打造一個正向的圈子,是你人生重要的課題,也事關你的未來。
這三種朋友媽媽希望你多交:
1.上課積極發言的同學要交
一位老師說過,只有做到課前預習、用心聽講、認真思考、渴望進步的同學,才會勇于發言。
上課主動發言,看似只是一件小事,體現的是學習習慣,考驗的是學習態度。
往小了說,是對自己成績的理性評估,往大了說,代表著一個人深入骨子里的溫和與涵養。
靠近這樣的同學,你也會被這樣的三觀和人品傳染。
學著歸零,以空杯心態,不斷超越。
放低自己,以謙卑姿態,拔高人生。
3.那個被人瞧不起的“書呆子”要交
李一諾曾總結大學時她和顏寧的狀態:我是無趣地奔前程,你是有趣的沒前程。
女兒,你終將佩服和感謝的,是那些帶著你自律、向上的同學,而不是帶著你去玩樂、瀟灑的那些所謂的朋友。
商業哲學家吉米·羅恩曾在著名的“密友五次元理論”中說:
“一個人的財富和智慧,基本就是5個與之親密交往朋友的平均值。”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
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受誰指點;
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女兒,朋友對你而言,從來不僅僅是生活上的玩伴,更是你積極向上的人生導師和陪伴你成長的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