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帶孩子游玩,其中一段行程是坐船游峽谷,船剛開動,有個5歲左右的孩子就大喊太冷。
因為他的媽媽沒想到會這么冷,所以沒給他帶保暖的外套,孩子一直哭鬧,終于鬧得媽媽失了耐心。
“你怎么這么嬌氣,男子漢就不能堅持一下么?現(xiàn)在的情況就是沒有衣服,哭鬧有什么用?”
瞧,說到最后又成了孩子的不是,明明是因為你出發(fā)之前沒有把當?shù)氐奶鞖庖约俺鲇蔚男谐炭紤]周全,才讓孩子陷入了眼前被凍著的憂慮啊。
因為父母從無遠慮,所以孩子才總有近憂。
01
2歲之前時候,帶孩子出門,發(fā)現(xiàn)他非常不配合,總是讓你丟人,行為一點也不得體。
你覺得還是把他留在家中更好,等懂事了再帶出去吧,畢竟家人能包容他的一切。
從此親朋聚會,出門旅行,你都不準備帶孩子。
有一天你覺得他足夠大了,但是帶出去依然讓你失望了。
要么孩子怕生表現(xiàn)扭扭捏捏、要么天不怕地不怕公共場合撒潑打滾。
因為你從未遠慮過,好的教養(yǎng)不是長到一定年紀自然就有的,所謂的言行舉止大方得體,都是從小到大在不同的社交場合,與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一次次習練出來的。
你之前不給他鍛煉的機會,日后就只能靠他自己在一次次碰壁中慢慢學習何為得體。
02
孩子小的時候,你信奉快樂教育,發(fā)誓要給孩子最自由、最沒壓力的3年,所以連最基本的親子閱讀也不引導,孩子不愛繪本,沒關(guān)系,等大點就好了。
再大一些,他依然不愛繪本、不愛學習,朋友聚會,其他孩子滿口三字經(jīng),講故事一氣呵成。
自己的孩子只會學動畫片里大喊“怪獸變身”,
成績永遠排在末位,你覺得孩子沒能給你掙回面子,規(guī)定他要開始看書,卻發(fā)現(xiàn)他依然不買賬,他不喜歡書,所以一分鐘都坐不住。
你只能恨鐵不成鋼的說,誰讓人家遇上一個天生愛學習的好孩子呢。
因為你不曾遠慮過,親子閱讀這個基礎(chǔ)如果打的好,對孩子今后的人生和學習有多么重要。
03
人家的孩子高中時候就有自己的想法,今后讀什么專業(yè),就業(yè)選哪個方向,你的孩子想想這個也沒意思、那個也不喜歡,上了大學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終日渾渾噩噩。
你羨慕人家的孩子為什么那么有思想、對人生那么有規(guī)劃。
卻沒想過,你從不曾在孩子還未定型的時候,給他展示過這個世界的豐富性,讓他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期待。
也不曾在他確定目標之后,助他一臂之力,幫他離夢想更近一些。
你唯一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他自動長大、自動功成名就。
04
可能有人會說,你這不算是過度干預么?這不算是插手孩子的人生么?天天喊著要孩子獨立,父母都替孩子做了,孩子反而更不獨立、更不成器。
我生他、養(yǎng)他、供他上學、難道連過日子、娶媳婦還要幫他么?
這個當然可以不幫,只是說與其最后埋怨孩子,還不如早些幫他做打算。較真黨別抬杠了啊。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養(yǎng)起來那么簡單,那么省心,而自己的孩子每一步都走得跌跌撞撞,總是不能盡如人意,終日被瑣事纏身。
我們總愛說,誰讓人家攤上的是個好孩子,自己攤上的是個不省心的主兒呢?
但是,沒有所謂天生的乖孩子。
養(yǎng)孩子從來沒有順其自然,只是你的未雨綢繆,讓孩子覺得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有目的的教養(yǎng)和純粹的放養(yǎng),肯定是不一樣的。
順其自然,不該是父母偷懶的借口。
父母之愛子,為之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