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微博熱搜榜上,突然出現了這么一個關鍵詞:“17歲少女因渴望父母關注而吸du”
熱度久久不降,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01
“既然沒人在乎我,那我吸du又怎樣?”
接受浙江司法廳和媒體記者回訪這天,小鮑穿了條紅色連衣裙,白色娃娃領和蝴蝶結襯得她格外青春活力,
出生于2000年,今年剛22歲的她已經結婚生子,丈夫體貼、女兒乖巧。
只是如今這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平凡生活,是小鮑花了常人數倍的氣力,才得到的。
小鮑13歲那年,一直很疼愛她的爺爺撒手人寰,同年又趕上爸爸媽媽鬧離婚。
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庇護,小鮑在學校也遭到了孤立。
同學們嫌她學習不好,不僅不帶她玩,還嘲笑她“沒人疼沒人愛”。
無法忍受形單影只的小鮑開始和校外小混混一起玩,不僅交到了“好朋友”,還交了“男朋友”。
小鮑以為自己得到了友誼和愛,卻全然無法分辨藏在“善意”外衣下的惡。
再后來,她偷偷輟學,只為能整天和“朋友們”待在一起。
小鮑的父母此時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不停責罵女兒,希望以此喚回迷失的小鮑。
但漫長無休止的爭吵與指責,不僅把女兒推得更遠,也讓父母徹底死心——他們決定再生一個孩子重新培養。
妹妹降生后,小鮑徹底成了這個家庭的“隱形人”,連以前不耐煩聽的責罵聲都成了奢望……
“男朋友”見狀,開始慫恿小鮑吸du。
小鮑當然知道du品有害,卻也還是邁出了這一步。
帶著些破罐子破摔的報復意味:“既然沒人在乎我,沒人看見我,那我吸du又怎樣?”
直到2017年,小鮑父母發現此事,直接將女兒送去強制戒毒,此時的小鮑,尚未成年。
事情好像一發不可收拾,小鮑發現是父母把自己送進戒毒所,負面情緒達到頂峰,
甚至產生了幻聽幻覺,靠咬自己的手臂來發泄極端情緒。
戒毒所醫生、民警的關心都被小鮑拒絕了,
“她像小刺猬一樣把自己柔軟的部分全都藏起來,縮成一團,只留根根尖刺對外,拒絕他人靠近”。
直到有一次,小鮑爸爸來探望女兒,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只是轉過身哭個不停。
那個玻璃窗外微微顫抖的背影終于把小鮑的心門撬開一道縫。
在民警的鼓勵下,小鮑和父母參加了戒毒所的家庭治療項目。
當治療師構建了小鮑媽媽推門離開的場景時,小鮑失聲痛哭:“原來我這么渴望被家里看見!原來我如此需要愛和被愛!”
找到問題根源,事情就變得容易處理起來。
多次治療以后,小鮑和父母的相處模式終于不再是“指責——叛逆”,
家庭關系得到了明顯改善,小鮑的人生也漸漸回到正軌。
02
永遠不被愛不被需要的女孩
24歲這年,田中幸乃被判處死刑,罪名是縱火燒死前男友的妻與子。
后來查明兇手另有其人,但當時的幸乃卻沒有作任何辯解,從容赴死,為什么?
一切要從幸乃的媽媽——田中晶說起,自記事起阿晶便一直遭受著來自養父的家庭暴力,
阿晶的媽媽,也就是幸乃的姥姥美智子,對女兒的求救信號視若無睹,后來更是借著離婚就突然消失,完全不管阿晶。
后來阿晶淪為陪酒女,懷上幸乃時不過17歲。
她四處尋找能做流產手術的診所,卻因為醫生一句“哪怕只能得到一個人全心全意的愛,小孩也是可以走上正途的”,扭轉了心意。
“只要我活著,就會一直不斷地對她說‘我需要你’,不會對她視而不見,我絕對會一刻不停地看著她。”
阿晶決意把自己沒有得到的愛與需要,悉數贈予幸乃。
可惜幸乃八歲那年,阿晶意外離世。
乖巧懂事的幸乃還想要去安慰悲痛的繼父,卻被一巴掌扇開:“我需要的不是你!”
直到男友想要與幸乃分手,明明是他劈腿愛上別人,
卻偏要朝著幸乃最在意之處狠狠扎上一刀:“我已經不需要你了,求你閉上嘴從我面前消失吧。”
幸乃患上抑郁癥,她認定自己沒有任何活下去的意義,
甚至很感謝這莫須有的縱火殺人罪名——她終于可以離開人世了。
幸乃這短暫又辛苦的一生,始終渴望被愛被需要,不惜討好乞求,卻幾乎從未被滿足過。
如果在她生命的任何一個階段,哪怕只有一個人,能真心實意地、長久地愛她需要她,這出悲劇或許都不會發生。
愿我們都能被看見也愿我們都能看見孩子,真實自我值得被照亮、被溫柔相待。
看見孩子的內在需求,并給出積極、及時、真誠的回應,愛與被愛,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