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間在網上刷到了一位媽媽的賬號。
在她的視頻中,經常有各種美食出鏡。
比如,印著花紋的月餅:
餡料厚實的提拉米蘇:
顏值超高的奶油蛋糕:
烤得金燦燦的小面包:
還有看著比臉還大個的巨無霸漢堡:
隨便哪一樣拿出來,都看著格外芬芳誘人。
然而,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制作這些食物的,既不是專業的廚師,也不是這位媽媽本人。
而是她只有10歲的小女兒,龍龍。
作為一名小學生,龍龍從小就對美食有著濃厚的興趣,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窩在廚房里研究各種新的菜式。
龍龍媽說,平日里,龍龍也不大喜歡看書。
可只要是跟美食相關的,龍龍一旦捧起,就會津津有味地看下去。
若是一般的父母,看到女兒不愛讀書,還整天“搗鼓”一些跟學習無關的東西,多半已經
焦慮不已,禁止孩子再靠近廚房了。
然而,龍龍媽媽不僅沒有限制女兒的愛好,反而一直很支持女兒。
01
當龍龍第一次表現出對烹飪的興趣時,還只有5歲。
當時的她,個頭才剛剛超過家里的灶臺,卻已經可以像大人似的舉起菜刀剁餡了。
從那一刻起,媽媽就看出了女兒對廚房的喜愛。
果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龍龍做起飯來也越來越游刃有余了。
從準備材料到清洗食材,再到切菜、顛勺、裝盤……用不了多久,龍龍就能像變魔術似的端出來三四個菜。
而當別人的同學忙著刷題、補課,立志要考大學時,龍龍則一本正經地對媽媽說:
自己想上職高,以后學烘焙。
有網友質疑龍龍的決定,媽媽卻堅定地跟女兒站在一邊:
“我覺得理想不分高低、不分大小,只要是熱愛的、可以堅持的,并且發展成持之以恒的事業,那么在悠悠歲月中一定會是幸福的、快樂的。”
看到這里,真的被龍龍媽對女兒的這份接納與支持深深感動到了。
仔細想想,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曾有過閃閃發光的那一面。
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的孩子邂逅的,是春風化雨般的接納、理解和認可。
而有的孩子遇見的,卻是簡單粗暴的禁止與貶低。
02
記得皮克斯曾拍過一個動畫短片,《飄》。
里面的主人公,是一對父子。
有一天,父子二人正在院子里玩耍。
爸爸吹散了一株蒲公英,沒想到,兒子居然跟著漫天飛舞的蒲公英也一同飛了起來。
看著眼前這神奇的一幕,爸爸又驚又喜。
然而,當看到路過的鄰居臉上流露出恐懼又厭惡的神色時,爸爸像是突然反應過來了什么似的,一把將兒子拽了回來,躲進了屋里。
聽著窗外鄰居們的指指點點,再看看眼前與眾不同的兒子,爸爸陷入了深深的
焦慮與擔憂。
后來,為了讓兒子表現得像個“正常人”,爸爸做了無數努力:
只要一出門,就會把兒子裹得嚴嚴實實;
還給兒子準備了一個書包,并在里面放上重重的石頭,防止他突然漂浮起來;
不僅如此,爸爸還將一根繩子綁在兒子的書包上,寸步不離地牽著他……
直到有一回,經過一個游樂場時,兒子望著其他小朋友自由蕩秋千、玩滑梯的身影,羨慕不已,偷偷掙脫了束縛。
他一會兒在滑梯附近上下飛躍,一會兒又抱起一個籃球投籃……
結果,周圍的大人和小孩都被嚇到了,所有人都躲得遠遠的。
沒辦法,爸爸只好奮力抓住兒子,想要抱著他往家跑,可兒子卻奮力掙扎了起來。
這一刻,爸爸再也忍不住了,他沖著兒子大吼:
“你就不能正常一點嗎?!”
兒子愣了一下,放棄了掙扎,重新戴上了帽子,任由淚水在臉上肆意流淌。
也是這一刻,那個會飛的兒子“死去”了。
很多時候,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對“標準”、“正常”的追求。
在這樣的環境下,哪怕孩子一開始有過人之處,慢慢的,也會淪為毫無特長的平庸之輩,眼中不再有光芒。
03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則關于清華大學客座教授龍平的視頻。
他家一共有三個孩子,老大是女兒,從小內向,但
成績出色,如今已經成了知名律師;老二是男孩,現在正在讀高二,學習也不錯。
唯一讓人擔心的,是他11歲的小女兒。
小女兒才上五年級,但跟哥哥姐姐不同的是,她的
成績一塌糊涂。
二年級的心算,別的孩子5分鐘能做對20道題,可她呢?即便手腳并用,最終也只能解出5道。
但龍平教授卻一點也不發愁。
相反,提起小女兒時,他總是一臉自豪:
“我覺得她未來會比哥哥姐姐更有出息,我很有信心。”
因為他發現,女兒不僅性格開朗,還喜歡畫畫。
在他看來,女兒以后可以去做演講,還能走藝術生的道路。
所以,他沒有一味雞娃,也沒有拿小女兒跟哥哥姐姐相比,而是鼓勵小女兒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龍平教授的支持和鼓勵下,小女兒一直很自信、樂觀。
為人父母者,都曾想過用控制或改造的方式,讓孩子走上我們所規劃的道路。
但看了那些天才泯然眾人的悲劇后,我們終會明白:
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季節。
而對一個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看見、接納、尊重他的不同,為他提供綻放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