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孩子成長學習的路上都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心力,為了孩子上學后可以省點心,輕松一些。
但孩子真的到了上學的年紀,父母們不僅憂心孩子的學習問題,還會擔心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的相處是否和諧、開心,會不會受到同學的孤立、排擠?
心自由教育的老師表示: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校被排擠,家長其實可以這樣做來緩解!
王女士最近發(fā)現(xiàn),12歲的女兒最近總是悶悶不樂,跟以前活潑開朗的她很不一樣。
女兒性格外向,有許多好朋友。以前放學回到家,都會很開心地告訴家人當天在學校發(fā)生的趣事,現(xiàn)在卻經(jīng)常沉默不語、郁郁寡歡。
王女士覺得很疑惑,多次追問女兒到底怎么了,孩子才吞吞吐吐地說,好朋友們都不理她、不跟她玩了,她現(xiàn)在在學校很孤獨。今天上手工課的時候,需要找伙伴分組搭檔,但是沒有一個人愿意跟她一組。她覺得很難受、傷心,甚至說不想去上學了。
知道了女兒在學校受了委屈,王女士非常著急,但是對于孩子們的人際交往,她也不好干預,不知道怎樣才能幫到女兒,很苦惱。
面對孩子在學校被同伴排擠,作為母親的王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擔心長時間這樣下去,孩子的內心會受傷,但是又無計可施,不知道究竟該怎么辦。于是求助到我們心自由教育集團。
心理咨詢案例解析
一旦了解到孩子在學校被同伴排擠、鼓勵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重視這件事情。因為如果讓孩子單獨面對這件事情,依靠孩子自己的力量是很難承受的,甚至會給他們留下心理陰影。
只是作為家長也不適合私自繞過孩子去處理這件事情,應該先傾聽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弄清楚問題出在哪里,然后在提供適當?shù)膸椭@樣才是真的解決問題。
一般常見的導致青少年被同伴鼓勵、排擠的情況,有下面幾種情況:
01
偶然的沖突
在青少年群體中,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兩個孩子由于一些難以辨別對錯的事情發(fā)生了沖突,恰逢其中一個孩子在班上比較受歡迎,在有意無意中成了一種“站隊”勢力,吸引了更多的同學支持TA,人氣稍弱的一方便慢慢被孤立、排擠。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需要先給孩子一些心理支持,鼓勵她用自己的力量與對方交涉。
父母需要用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這個事情,把這當成一個陪伴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利用這個契機讓孩子獲取一些人際交往經(jīng)驗,幫助孩子培養(yǎng)應對復雜人際情況的信心,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積極采取行動,解開誤會。
02
缺乏人際交往技巧
有些孩子會因為性格比較急躁、不懂謙讓、比較自我,容易和同伴產(chǎn)生沖突,引起同伴的不滿,被同學孤立,缺少朋友;有些孩子可能是因為性格較為內向害羞、敏感膽小等,不知道如何融入班集體中,也不敢、不懂得怎樣嘗試交朋友而一直很孤單。
這些孩子內心渴望與同學交往,但因為沒有掌握與同伴交往的技巧而一直比較孤單;或者不小心做了讓對方反感和生氣的事,久而久之導致同伴們都不愿意靠近。
孩子越是缺乏玩伴,心里就越孤單,越渴望與同伴交往,但往往這樣的交友行動都是以失敗告終。
對于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根據(jù)孩子的性格,傳授一些適用孩子的人際交往的技巧和方法,鼓勵孩子勇敢和他人交往,幫助孩子提升融入社會的能力。
結語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交流,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多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樣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析,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可能是因為什么受到排擠,才能在孩子被排擠的時候,給予孩子引導和幫助。
另外提醒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校被排擠、被孤立,但是不知道該怎么正確處理,一定要尋求專業(yè)的青少年心理教育老師幫助,以免這些問題擠壓在孩子的內心,不但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同時對心理健康成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