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青春期孩子的內心變化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情緒激烈,變化無常。
在這種持續的狀態下,也更容易使他們變得敏感、脆弱,一旦遇到不滿和心里不平衡時,長期積壓的情緒就會一下爆發出來。
有家長面對孩子情緒爆發的時候,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甚至不知道怎么正確處理、如何跟孩子相處。
這時候如果家長干涉的過多,孩子會感到煩躁不安,自尊心受挫,于是親子之間的矛盾就出來了,沖突長時間不處理,就會影響到家庭親子關系,甚至因親子關系影響父母關系,這樣的案例,在心自由教育中并不少見。
02孩子為什么對自己的要求過高
有很多孩子自己知道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但他不知道怎么具體的去解決這個問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從他們自己的內心出發,又覺得有愧疚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只是簡單的勸解作用不大,想要幫助孩子,一定要具體的評估孩子的情況,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狀態,找到科學、專業的方法,幫助孩子從內心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順利走出對自我期待過高的痛苦“沼澤”。
那么,一般而言,孩子為何對自己要求這么高呢?
01社會環境的影響
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社會上都太過于強調
成績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原因。
有時候家長或者老師,沒有對孩子有明確的要求,但是潛移默化中會從語言或者行動上傳達一些觀點:
比如,家長聽到別人家孩子的
成績好,表示了夸獎贊揚等,或者老師對成績好的同學更熱情等,這就很有可能引發孩子對自己要求太高的情況。
02無法接納自己
當一個人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也會出現對自己過高要求的情況。
如果小時候沒有獲得家長無條件的接納、一直被過高要求,還是幼年時父母的情感忽視等,都可能導致一個人無法接納自己。
這些孩子會用他人的評判標準來看待自己,總是想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有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經過孩子內心長期的強化,會慢慢變成孩子對自己的要求。
還有就是長期的忽略孩子,孩子會想要通過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來博得父母的關注和愛!
03孩子需要幫助
從心理學教育來說,過度在意輸贏的孩子實際上是在釋放我需要幫助的信號。
這些孩子需要家長關注,需要家長的親近和愛。
家長們,如果你的孩子過度的爭強好勝,那么往往是來自他們內心的孤獨,不受重視,得不到幫助,缺乏掌控的感覺。
所以孩子想通過贏,通過得第一,通過戰勝對手來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如果沒有做到,他就會對自己有懊惱的情緒,長時間得不到正確的疏導和引導,這樣的情緒積壓在心里面,就會形成心理問題。
家長一定不要覺得這只是小問題,情緒開始時是小問題,但是長期沒有正確處理,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孩子的情緒表現也會越來越激烈,這就是為什么無論是社會上還是學校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