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韓國電影《我們的世界》。
李善,家境窘迫、其貌不揚、
成績普通,是那種每個班級都有,卻毫無存在感的女孩子。
插班生韓智雅,家境優渥、
成績優異,但在自己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所以一直跟著奶奶生活。
寶拉,長相姣好、身材高挑,常年位居班級第一,也是小團體的核心人物。
平均年齡10歲的她們,是小學四年級某班的同班同學。
在大人看來,這個年紀的女孩,每天不過就是上上學、寫寫作業,然后跟朋友玩一玩。
可事實上,小孩子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得更復雜。
特別是幾個女生之間的“友誼”,充滿了勾心斗角和暗流涌動,連成年人看了,都會被驚出一身冷汗......
01
故事要從一節體育課說起:
操場上,女孩們正用“剪刀石頭布”的方式挑選著隊友。
沒什么朋友的李善只能尷尬地站在人群中,眼看著身旁的同學一個個被選走,卻始終沒人愿意選自己。
最終,只能被隨意塞到其中一方的隊伍中。
可李善剛上場,還沒玩幾秒鐘,就有一個聲音尖銳地指出,李善犯規踩線了。
沒辦法,李善只得再次退回角落中。
所以,總是孤身一人的李善最羨慕的就是同學寶拉:
她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三四個女孩子,幾個人經常在一起說說笑笑,看起來開心極了。
為此,李善多次向寶拉示好。
終于有一回,寶拉遞給李善一張生日會的邀請卡。
但同時,作為交換,李善要在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替寶拉打掃教室。
為了能加入小團體,李善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可回到家,她卻因邀請卡上的內容犯了愁,只見上面赫然寫著:
“一定要帶禮物,禮物價格必須超過5000元(約29元人民幣)喲。”
最后,家境貧困、幾乎沒有什么零用錢的李善決定親手編一個精致的手鏈,送給寶拉當生日禮物。
可當她一個人做完了衛生,舉著禮物和賀卡,興沖沖來到邀請卡上寫的地址后,才發現:
這里根本不是寶拉的家,自己被戲弄了。
也正是這時,百般失落的李善,認識了新來的轉學生,韓智雅。
智雅從小父母離婚,一直跟著奶奶生活。
這樣的經歷,讓她在上一所學校備受排擠,為了擺脫被孤立的狀態,她才轉學來了李善所在的學校。
兩個擁有相似經歷且都渴望友誼的女孩一見如故,便很快成了朋友。
暑假里,她們無話不說、形影不離,智雅甚至還住進了李善的家里。
然而,一件突如其來的小事卻讓這段友誼產生了裂痕:
一天早上,李善抱著媽媽撒嬌的畫面,深深刺痛了從小就缺乏母愛的智雅。
在智雅眼中,原本親切友好的李善,瞬間就變得面目可憎起來:
智雅不再愛吃李善媽媽做的紫菜包飯;
抱怨著李善家為什么沒有空調;
還開始嫌棄李善沒有手機,經常把自己的手機玩到沒電,李善媽媽又總是打自己的號碼找李善......
好友突然的變臉,讓李善又難過又不知所措。
更令她沒想到的是,智雅還在補習班里還認識了新的朋友,寶拉。
至此,兩人的友誼徹底亮起了紅燈。
02
再次見到智雅,已經是開學后了。
然而,在同學面前,智雅卻表現得好像完全不認識李善一樣,無視她的招手,反而跟寶拉相視一笑。
雖然李善爭取到了與智雅同桌的機會,但智雅卻跟以寶拉為首的小團體關系越來越好。
通過她們的討論,李善得知馬上就是智雅的生日了。
或許是為了抓住這最后一根稻草,一向乖巧懂事的李善,竟然偷拿了媽媽的錢,買了一件昂貴的禮物想要送給智雅。
但當智雅見到抱著禮物的李善時,臉上的表情卻是心虛多過了驚喜。
原來,跟李善說過不辦生日聚會的智雅,背地里其實邀請了寶拉幾人為自己慶生。
不僅如此,為了向寶拉表忠心,智雅還將和李善之間發生的事情,添油加醋告訴了小團體,借此來奚落李善。
然而,這段憑借著“出賣”昔日好友得來的“友情”,卻并沒能持續太久。
期中考試后,智雅的成績超過了寶拉。
這讓一向高高在上的寶拉感到被搶了風頭,于是,她將曾經用在李善身上的手段,又悉數施加到了智雅的頭上:
孤立、排擠、使眼色,一見到智雅就故意大呼小叫,說“空氣里有股奇怪的味道”。
甚至還故意將自己的鋼筆放在智雅包里,誣陷她偷東西。
不僅如此,寶拉還通過李善,得知了智雅父母離異還謊稱出國、曾被孤立的過往。
而智雅為了報復李善,也說出了李善家窮買不起手機,爸爸酗酒的事。
在寶拉的推波助瀾下,班里到處都是關于兩人的流言蜚語。
就這樣,不僅昔日的友誼煙消云散,李善和智雅,也再一次成了被隔絕在班級之外的“邊緣人”。
03
前段時間《奇葩說》里面,辯手席瑞談到自己被校園欺凌,他談到自己和女孩子玩橡皮筋的時候被罵娘,被嘲笑,被排斥,卻得不到自己的老師應該有的幫助。
造成的是他選擇逃避轉學,然后換來的是沒有改變過的新的校園欺凌,還有大半生的“沒有安全感”。
前段時間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主人公易瑤,沒有父親被媽媽當成“賠錢貨”自己卻在骯臟的環境里面染上性病,學校那些人扒了她的衣服,往她身上潑臟水,塞粉筆灰,用打火機燒她頭發,最后無奈之下,她只身一人來到海邊自殺。
這些事件比比皆是,不管是在電影還是生活都真實存在的,被欺凌的孩子多無助多絕望,但是他們不敢說,因為說了他們將遭受,更可怕的虐待和暴力、侮辱...
04
一個在外部世界已經遭受過攻擊和傷害的孩子,最渴望的,無非是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得到了安慰和理解的孩子,內心自然會生出力量,幫助她們穿越黑暗。
所以,一定要記得告訴孩子:
有些路,注定只能你一個人去走。
心里有你的朋友,不會讓你孤單心痛;心里沒你的朋友,再多的忍讓也是沒有用。
你是唯一,你最珍貴,終有一段雙向奔赴的友誼,會為你而來!